【GG的時光衣櫥】謎樣的古著尺寸

你是否曾感到困惑:「為何古著或舊衣的尺碼會如此謎樣?」偏偏尺寸又是添購衣物的重要環節,但倘若期待這篇能給你一個清楚的新舊衣尺碼對照表,本文可能會讓你徹底失望。

原因是天底下實在沒有這樣一個完美的尺碼轉換表,不過本篇還是能給大家一些簡單的概念,千萬不要還沒開始這趟舊衣遠征之旅就直接放棄。

其實綜觀今日各國使用的尺碼度量表也是相當的不同,就連有時同個品牌也會有"標籤尺寸相同但實際大小卻不一"的尷尬狀況,更遑論是衣齡幾十年的舊物,與現今尺碼不同應該不會是太難理解之事。

在這裡先來個小小的名詞解釋。Vanity Sizing 或是 Size inflation: 中文直翻為虛榮尺碼,實質上的意思是在衣物上貼上小於實際尺寸的標籤。來由應該是為了安撫多數人的尺碼焦慮症。

從Alaina Zulli的研究中發現,拿1937年Sears (希爾斯,美國百貨)的目錄來看,當時32吋胸圍的女人穿著的尺寸為尺碼14,相等於1967年的尺碼8,也是今日的尺碼0(以上尺寸皆為美規)。現今的人相較數十年前的人們,無論是在身高和身形上都大上許多,衣物上會有如此大的尺寸變化和調整也可說是合情合理的。

面對這樣的的狀況,其實最好的解方就是請賣家提供尺碼表。一般賣家通常僅會在出售商上標出標籤尺寸,但新手買家常碰到的窘境就是二十多年前的尺碼12,現在12碼的我們怎麼樣都是不太可能穿上的。我自己本身就曾在剛踏入舊衣的領域時直接看標籤尺碼購買,買了一條標示尺碼12的裙子,回家發現怎麼樣都扣不上扣子。之後我認真看才發現,標籤上是有標出臀圍36吋(不知為什麼沒有腰圍),以當今尺寸回推大概是小個兩號沒有錯(只怪當時對這領域的知識太淺薄,只好當花錢買經驗囉)。

所以,若在網路上購買舊衣物,建議大家一定請賣家提供尺寸表。但皮尺、捲尺這樣的測量工具確實也不是每個人家裡都有,我自己的做法是會詢問賣家平常習慣穿的尺寸,譬如M&S(瑪莎百貨)的裙子通常是穿幾碼這樣,當然還是會碰到同個品牌版型不同的狀況,所以這個也只能是個參考,要確定欲購買的衣物是否合身,不二法門就是賣家提供丈量尺寸(Measurements)。拿到賣家提供的丈量尺寸後,和自己類似的衣物做個比較,最好是看類似或相同的材質,譬如同樣是沒有彈性的布料,這樣相比,相對會更準確一些。

另外,稍早提到的身高也是進入Vintage這個領域的重點。1940年代的尺寸表上標示,五呎六吋(168公分左右)的身高已算是高,但對當今來說卻是一般平均身高(以上為美國的尺碼測量)。所以身為身高相對嬌小的我們,歐美的Vintage真的就像是為我們量身打造的一般,許多Vintage衣物對現今的歐美人士來說都算偏小,但對普通身高的亞洲人多半是剛剛好!

在經過許多血淚經驗後,賣家若能提供尺寸表通常會是最完美的狀況,若無法而你又對該單品愛不釋手,我自己得到的心得是:衣齡20多年的 vintage 物件尺碼大概比現大兩碼(也就是通常拿英規12會改買英規16),而十多年衣齡的物件則大概大個一碼左右(變成英規14)。但這真的只是很粗淺的經驗談,還是會有許多的例外,我也曾買過尺碼12但卻像尺碼14,或是標示尺碼14,不過實際尺寸可能連正常尺碼10號都很難穿上...

Wilds, M. (2019) Wear vintage now!: Choose it, care for it, style it your way. Spokane, WA: Denisebrain.

簡單拿幾件秋冬的外套和裙子當例子,並非所有我衣櫃的衣物都一定是Vintage,有些可能僅有幾年的衣齡的Pre-loved單品,但無論新舊,穿上身能讓自己開心的就是好東西!

秋冬外套

首先出場的是JAEGER的Vintage外套,百分之百羊毛,當初一看到馬上下標付款,基本考慮時間不到一小時,屬於衝動購物結果卻相當滿意的一件單品(是的,偶爾還是會有這種好事,跟中樂透同等開心!)。這件被我戲稱是天行者外套,當初我以為會比較合身(畢竟尺碼標示為14),用我自學的理論推斷應該是符合當今的尺碼。沒想到拿到、穿上身後感覺大了一點點,還好本身就有條腰帶綁上去就能馬上解決不合身這個問題,但也許就是那條綁帶跟外套長度,一直讓我想起安納金。

在嚐到綁帶的好處後,有天逛Charity Shop突然在特價的欄杆上看到這件John Lewis的短外套,我本身對品牌沒有迷思,主要是外套材質為羊毛和喀什米爾,而且特價只有五鎊,儘管那有點大的領子很容易就能看出她的年代感,但買舊物要得不就是這個嗎(?) 而且真的很適合搭配洋裝秋天去參加重要一點的會議,想也沒想離開店家時她就在我手上了。這件尺碼為12,我自己覺得蠻合身,合身到甚至有種可能小了半號的感覺,但想想誰會在這種短外套下面再穿毛衣,她都羊毛製了,本身就暖了啦。

這件Barbour是我在一個雨不停的冬天,覺得非常厭世煩悶的夜晚看到的。由於Barbour本來就不便宜,就算是舊物也不會變成一件十塊這樣賤賣,所以我考慮很久很久,最後決定送自己一件能擋雨的外套當生日禮物。這件也是比我習慣的尺寸來得大,但她是Riding Barbour,也就是只擋風和雨不保暖的外套,所以我通常都會再加個羽絨外套在裡面,加強她的效能。

這是第一次在Vinted上買得牛仔外套。印象中首購有折扣而且免運,所以好像整件只有六鎊錢不到。品質非常好,但品牌我無法看懂,是非常稀有的墨西哥製單寧外套。這件外套沒有特別標尺吋,只有說是Petite(比一般身材嬌小者可以買有標Petite的衣物,通常會更合身),賣家寫了是尺寸10,我的身材應該是介在10和12之間(因為完全沒有胸)。和賣家問了丈量尺寸未果,最後真的是太喜歡硬著頭皮買,還好非常合身!不過在學到更多經驗後,未來應該比較少會這樣衝動購物惹(?) (搭配的無袖洋裝也是因為沒有尺碼就下標,果然太長也不合身,這兩週有空會放到二手平台賣出,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私訊我詢問 :))

秋冬裙裝

酒紅色皮裙,依標籤看來應該是百分之百皮製,當初bundle一起和Vintage賣家Plaid & Lace Vintage購買的(可能已經結束營業,網頁已經很久打不開...)這件就是尺寸非常謎樣的一件。賣家說差不多是尺寸12,但裙子上寫著大大的8號,上身後大概是我低腰位置,本來是期待可以再高腰一點,當初不理解要好好丈量尺寸只好將錯就錯。由於尺碼真的太迷樣,我在猜是不是美國品牌,但又查到這牌子是在澳門販售...總之就是完全搞不懂但還好誤打誤撞,買到了喜歡而且能穿的裙子!

當初看到時很喜歡她的格紋,加上有百分之三十的羊毛,趕在冬天到來前快快下標。這件尺寸標示的部分寫著GB14,依我自己的理論加上她的年代感,我當時猜想應該是剛剛好我的尺寸,拿到後居然比上面那件皮裙還要更大,大到我平常是不會把衣服紮進去(看起來會沒有腰身,全身都是直的那樣...),僅能穿長過腰的毛衣遮住裙頭。甚至長度也是長的過膝,讓我有時候在公司會有點走路困難...但因為保暖又很適合冬天,暫時沒有出售的打算。只是從這經驗再度學到:買Vintage切勿看標籤尺寸,切記切記!

最後,這是最近的心頭好,首先她完全就是我高腰的位置,A字裙不顯臀寬,整件是混喀什米爾的羊毛,只賣三鎊錢!當時在Charity Shop看到,想也沒想直接買。(當天我還買了一件白襯衫和百分百羊毛罩衫,全部加起來不到十鎊!)看標籤和做工有可能不到10年,只能算是個有點年紀的Pre-Loved單品,但實在太喜歡也划算,儘管天氣漸漸轉暖,我最近還是很常穿著她搭不同襯衫去上班。

離上篇好像拖了有點久,本來想寫保養知識但實在抽不太出時間好好整理資料,轉念就先寫了尺寸相關的文章。不確定會不會有人對於如何丈量尺寸有疑問,如果有的話歡迎讓我知道,有空我再加上吧。下篇應該會寫選購Vintage要注意的部分以及教大家怎麼看標籤。之後再來介紹我的Vintage襯衫和夏日洋裝 🙂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