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爾蘭】六小時都柏林快閃-小精靈博物館 Leprechaun Museum Ireland

Temple Bar, Dublin

2023年有許多新的計畫在進行中,其中一項就是規律的部落格文章產出以及盡可能的外出旅行,因此,本年度的第一篇文章就獻給這趟意外的旅程-快閃愛爾蘭都柏林以及深度英格蘭諾丁漢。

去年底朋友提出道諾丁漢家中待一週的邀約,能有免費住宿想當然爾是來者不拒。Nottingham距離Glasgow大概五小時的火車車程,以英國的領土大小來說這確實不算太遙遠的距離,但訂車票時適逢鐵路罷工高峰,深怕一不小心火車被取消後得花雙倍甚至三倍的時間移動。深思熟慮後,接受朋友的建議改搭廉價航空,途徑為Glasgow→Dublin→East Midlands (airport),之後友人再來機場接機到諾丁漢。

既然無論如何都要在都柏林轉機,旅行大半輩子也沒去過愛爾蘭的我,心想不如就選個轉機時間稍長的航班,用這在都柏林等待銜接航班的時間簡單逛一下這個愛爾蘭的首都。

Glasgow到Dublin真正飛行的時間可能僅半小時,基本上起飛馬上就準備降落。由於整趟旅程完全是輕裝上陣,下飛機立馬直衝海關。幸運的是,這趟出遊的時間已經不是任何假期,只是公司讓我們多三天連假,因此過海關可說是非常輕鬆,完全沒有排到隊。也許少了人潮,海關先生可能也工作了半天沒人陪聊心裡無趣,一直跟我搭話聊天,遲遲不肯蓋下那入境章。

機場外有許多的接駁巴士,說這趟是意外之旅完全沒騙人,因為到了當地我才在想愛爾蘭和英國是不是有時差的問題(溫馨提示:兩地沒有時差喔~)連想買巴士票到市區也不知道到底要去哪才好,直接問售票員:請問觀光景點是哪區,可以直接給我一張來回票嗎?就這樣搭上巴士,來到了著名觀光地The Temple Bar Distrct (上圖)。

都柏林讓我覺得是個融合英式以及歐陸風格的城市:多數建築相當有歐陸古蹟的風格,而城市本身的規劃又非常的英倫風情(?) 讓人有種:"其實還蠻像Glasgow只是比較乾淨"的荒謬心聲。上圖大名鼎鼎的Temple Bar坐落於River Luffey的南邊,是都柏林最古老的街區之一,許多旅遊書籍網站都有提到此區因保存了中世紀建築及鵝卵石步道而著名,在這就不多贅述了。

來到河的另外一岸,隨意閒晃時無意間看到了 National Leprechaun Museum,最後決定造訪以增添此趟旅程的文藝氣息。

The entrance of National Leprechaun Museum of Ireland

這個據說是世界第一個的Leprechaun Museum始於2010年,致力於推廣愛爾蘭的民俗及傳說。博物館的名字Leprechaun意思是小妖精(矮妖精),是愛爾蘭相當出名的傳說生物。小妖精的形象常見於書本雜誌及影視作品,身穿綠衣,頭戴綠(或紅色)帽子,蓄著紅色大鬍子,身長只有人類身高的三分之一。Leprechaun喜歡收集黃金,且專長是製作Fairy的鞋子(但只能做一腳無法做一雙,,無法理解原因,可能只能做右腳的小精靈就不知道左腳怎麼做吧(?))。傳說只要抓到他們,就有機會要求他們告訴你金幣的藏匿之處。但Leprechaun生性調皮、愛捉弄人,儘管抓到他們,也要好好地看著,不然稍不留神可能小精靈就會消失在你的視線範圍。

博物館的展品部分不多,主要是由導覽人帶領到一個一個空間內,用說書人的方式解釋一些傳說生物、這些生物和愛爾蘭的地緣關係,以及告訴參觀者口耳相傳的民間故事。我已經不記得說故事女孩的名字,但當她聚精會神在表演故事內容時,不知不覺就會被深深吸引。導覽過程主要講了兩個故事:Leprechaun和金子以及愛爾蘭人魚(Merrow)。

我們必須知道,許多過去的傳說也許都和一些無法解釋的現象有關。導覽女孩告訴我們,現在大家都能理解的"黃疸(Jaundice, AKA icterus)對古人來說是完全無法解釋的病徵,因此有了Fairy會抓小孩並用相同容貌卻有著黃色肌膚的Fairy替代的故事。而我們因迪士尼或是各種媒體平台上認識的Fairy,在愛爾蘭民俗傳說中也不是永遠那樣美好的仙女形象,在我在紀念品店買的書中提到,Fairy是"Fallen angels who were not good enough to be saved, nor bad enough to be lost.” 不夠好也不夠壞,那就留在人間和人類及傳說生物們一同生活吧。

總體來說,我自己是很滿意造訪這樣特別的博物館(其實比較像是人文工作者用口述歷史的方式呈現的空間),我自己一直都很喜歡各種不同的文化、故事以及歷史,但由於多數是導覽人說故事的方式呈現,個人覺得應該是沒有中文導覽的選擇,有計畫到博物館一遊的朋友可能要評估一下是否能接受全英文互動及導覽囉。

離開博物館後,照著紀念品店員推薦在附近的 The Church Bar 享用愛爾蘭出名黑啤酒Guinness熬煮的豬肋排後,天已經黑。流連在天黑的都柏林街區,再散步到巴士站後準備搭上回程巴士去機場。

本來預計前往East midlands的班機是晚間十點半左右出發,但搭乘廉價航空就是各種延遲(還好沒有取消班機,謝天謝地!),最後在十一點左右上了飛機,半夜十二點前到達目的地。關於在Nottingham旅程就留到下一篇再好好分享。儘管這是一個只待在都柏林幾小時的旅遊紀錄,還是希望對有計畫前往愛爾蘭首都的朋友有點幫助。

連結分享

National leprechaun Museum

Facebook page

Instageam

Podcast (博物館自己經營的Podcast,一個月更新一次lol 各種雜談以及說故事,喜歡這樣內容的朋友可以聽聽,順便感受愛爾蘭口音及風情~)

【蘇格蘭】夏日Great Cumbrae Island走一遭

封城數個月,和先生兩人完全照政府規定乖乖在家,最遠的旅行大概就是從家到格拉斯哥市中心 (約40分鐘路程)。由於蘇格蘭的夏天即將到尾聲,考慮到再不抓住這夏日的尾巴就會進入無限的冬日,選了風和日麗的周末,來個小小的一日遊-格拉斯哥和大坎布雷島 (Great Cumbrae) 來回。

Photo: Largs Ferry Terminal

自格拉斯哥中央車站出發到Largs (Largs是個很美的濱海小鎮,學生時期曾造訪幾次,原先計畫是如果早起就能花點時間和先生一起逛逛這個美麗小鎮,但...計畫是永遠趕不上變化,因此我們打算讓Largs成為我們下一次旅遊的地點。) 來回火車票一人10鎊。到達Largs出站後就會看到往Ferry Terminal的指標,沿著指標很快就能找到目的地。

上船前別忘了先買票喔!

船票來回一人3.4鎊,渡輪可乘載腳踏車、房車或露營車,價格會依乘船的交通工具不同而有分別,詳情可參考官網。另外,船票去程時就會回收,回程是不需要任何票券的。和先生二人一開始不察,還很驚恐票被收走,多虧熱心遊客提點,不然我們可能真的要涉水回本島了。

出遊計畫是臨時起意,因此兩人都沒做太多功課,心裡知道抵達島上後要愜意地騎車環島。沒想到,沒在第一時間搭上接駁到市區的公車,就這樣完完全全錯過了上車到市區租腳踏車的機會...公車離去後我們已走上不同的道路,原以為可能15-20分鐘最多就能到租車站,Google地圖一查才知道這一趟需要走約50分鐘!我和先生都很喜歡健行,但心裡會這麼悔恨實在是因為和一開始的計畫完全不同(我是想要少女般地騎淑女車讓微風吹佛我的臉和靈魂的啊!!!)

當日散步路程
Photo:粉色路線的沿途景致。

花了將近一個小時走到租車點(儘管知道應該無法成功租車,但還是想看看),沿著上圖粉紅色箭頭,沿路經過一些樹林,零星房舍和牛群。由於地勢比較高且不臨海,當天很多遊客都沒選擇相同的路徑,兩個人就像是包了整條小徑一般愜意地散散步,享受很純粹且寧靜的下午。有個個人很喜歡爬山、健行的原因就是沿途總會碰到一些對向來的遊客,大家總會相互點頭打招呼。

到達租車點時間已近傍晚,眼看當日歸還的價格和時間應該都無法配合,當下直接放棄,找了還能內用的咖啡店點了一杯卡布奇諾稍作休息。先生查了地圖,由於離日落時間還充裕,我們隨興的選了島上西部的一個點(Fintray Bay)當作目標,照著上面地圖上的黃色路線直到目的地。這段路途只能步行,且中途真的有些跋山涉水,看起來除了當地居民或較熟路況的人外,一般旅客應該不會走這一段。

Photo:黃色路線的沿途景致

還有點體力的我們,決定從Fintray Bay走回我們的起點 (Cumbrae Ferry Terminal),並從該點直接打渡輪返回Largs。網頁上寫著周一到周六,下午七點前是每半小時一班渡輪。看到這晴天霹靂的消息兩人快馬加鞭,想在六點前回到出發點。沒想到遠遠就看到長長的人龍在排隊,似乎今天到島上一遊的遊客,都等著在這個時刻回程。等待者眾,渡輪也不斷來回接駁。我們在六點半左右上了渡輪,夕陽餘暉下,和Great Cumbrae島道別。

Photo:綠色路線的沿途景致及渡輪回程
回程渡輪:抵達Largs

我們在Largs隨意用餐後搭上約八點左右的火車回Glasgow。簡單的散步行程和大家分享,有機會再造訪的話,希望下次能順利租到腳踏車,完成環島的心願。

P.S. 照片版權屬於我和先生的,如有需要用請credit我們喔。謝謝。

【GG畫起來】吃喝在希臘:和四百次咖啡本是同根生的Frappé

Frappé 希臘冰咖啡 (水彩插畫)

數個月前,發現有個來自韓國,在台灣人稱「四百次咖啡」的飲品席捲了各大社交媒體。

網美咖啡一開始並沒有吸引到我的目光,家有希臘人的我當時以為這不過就是希臘國民冰咖啡Frappe,只是不知道為什麼這個在希臘家喻戶曉的咖啡,怎麼會今天才在網路上流行?

有趣的是,在開始深入了解地方飲食時,才無意間發現希臘冰咖啡和四百次咖啡可說是很相似又有些不同。兩者的製作材料完全相同(水、糖、即溶咖啡、牛奶及冰塊),只是食材的份量有些分別,而最大的不同處則是製作奶泡的攪拌方式、次數以及花費的時間。

由於網路上都能輕易找到食譜,製作方式這邊就不贅述了。以下分享Frappe在希臘的文化以及發跡的歷史,希望大家到希臘時都別忘了點一杯來感受在地風光。


Frappe小歷史:
時光倒流回1957年,當時代表雀巢公司到希臘賽薩洛尼基參展的業務,在展出前才發現沒有熱水可以沖泡公司最新的即溶咖啡展品。靈機一動,就把咖啡粉、冷水和冰塊搖成了世界上第一杯Frappe!從此改變多半身處在悶熱氣候的希臘人飲食習慣。

從以上歷史得知,製作Frappe的靈魂腳色就是即溶咖啡,也只有即溶咖啡可以做出純正的Frappe。其實這也是有科學根據的,即溶咖啡是從炒磨咖啡豆中提取有效的成分後,再用噴霧乾燥法而生產成的。經由這一道製成手續,咖啡本身的油脂會大量消失,當即溶咖啡粉加水製成咖啡飲品時,相較於現煮咖啡,即溶咖啡會形成一種更穩定的『膠質』。這也是為什麼即溶咖啡比一般咖啡更容易做出既厚又綿密的奶泡的原因。

另外一個小迷思是,由於第一杯Frappe是用雀巢的即溶咖啡粉製成,希臘雀巢也致力於研發更多適合調製Frappe的咖啡粉,因此,在許多希臘人的心中(如我先生),不是雀巢即溶咖啡粉做成的Frappe就不是那麼正宗了。


身為國民飲品,Frappe在希臘可說是隨處都有販售,甚至每個家庭也會自己製作此飲品。除了雪克杯外,希臘人甚至家家戶戶都有該飲品專用的攪拌棒(如下圖),如此重要的發明,人們再也不會為了做一杯咖啡而毀了纖纖玉手了(?)

先生從希臘帶來的飲品專用攪拌棒

【GG畫起來】吃喝在希臘:希臘捲餅好友之Gyros

Gyros (水彩畫)

受惠於地中海氣候以及肥沃的土壤,地處南歐的希臘有許多新鮮農作物以及高品質肉品。今天和大家介紹這個希臘隨處可見的小吃Gyros,是個每個到希臘觀光的旅客絕對不能錯過的。

Gyros是指如大家熟知的沙為馬一樣,從垂直烤肉叉上片下來的肉片,在希臘常見的有豬肉、雞肉和牛肉,一般來說會包在pita餅皮內,並佐以番茄切片、生洋蔥、薯條(是的,那種一條一條的薯條)以及Tzatziki(黃瓜優格醬)。基本上就是一個高熱量和清爽的衝突美食,肉片與薯條富含高油脂,但蔬菜和優格醬卻又能適時的解膩,怪不得就算是窈窕淑女也能輕鬆嗑完一份,沒有負擔。

事實上,希臘人不只是將肉片包在餅皮內,還有另外一種捲餅是包烤肉串的,叫souvlaki。一樣的,souvlaki其實是指烤肉,搭捲餅也只是一種吃法,另外可選擇漢堡包或者是法棍麵包這類的硬麵包,可說是有許多不同的排列組合。

在希臘點餐時其實也不用慌張,將這樣的小吃想成像Subway那樣可以自由搭配的美食,相較之下應該就容易許多。記得Gyros是肉片,souvlaki是烤肉,內容物也都可自由選擇(蔬菜或醬料都可調整,像我因為消化問題無法吃洋蔥,一般會請店家去掉洋蔥)最後,要任何的餅皮或麵包自由搭配,就是一份客製化的希臘捲餅。


另外分享一些有趣的小知識。在賽薩洛尼基以及雅典這兩個城市,一樣的Gyros其實有不一樣的見解。肉片版的Gyros在雅典有些店家會將之歸類在Souvlaki之下;而Souvlaki在賽薩洛尼基則是烤肉串,但一樣的烤肉在雅典又稱Kalamaki。一種美食各自表述,是不是很有趣呢?

還有個在希臘網站Greece Is分享的,由於賽薩洛尼基的希臘捲餅真的可說是希臘世界數一數二壯碩(本人可以做證:是真的!),宵夜場照常營業的許多店家提供一種名為Athenian的Gyros,意指便宜且份量較小的希臘捲餅。此舉並非是對雅典這城市的攻擊(也許有一點(?)),但也就是上述提到的,賽薩洛尼基版本的捲餅實在太大份量,很多時候捲餅根本捲不起來,最後只會吃的一身髒亂...而夜晚也不是個適合大快朵頤希臘捲餅的時間,因此小份量淺嚐即止,不失是一個享受美食的好選擇。


在蘇格蘭封城三個多月,和先生兩個人都非常想家(希臘和台灣)。目前還不知道什麼時候回家探親比較安全,僅能畫點兩國小吃來安撫貧瘠的心靈,順便介紹當地文化給大家,希望大家喜歡。